潭美是有史以來,暴風圈最小的颱風之一。它始見於7月8日14時的天氣圖上,為一熱帶性低氣壓,1006百帕,向北北西移動。經過兩天的醞釀之後,10日8時,終於增強為輕度颱風,中心氣壓為998百帕;但此時由於潭美已行至恆春東南東方海面,遂使中央氣象局立即發布海上颱風警報。
潭美的暴風半徑極小,只有80公里,但台灣還是躲不過它的正面侵襲。11日17時30分,潭美中心由台東大武登陸,而之後其強度迅速減弱。20時,在高雄附近成為一熱帶性低氣壓。
潭美所帶來的水氣充沛,再加上午後的熱對流作用,高屏一帶在11日晚6時左右開始降下豪雨。短短9個小時,已累積了五百多公厘的雨量,尤其以高雄市在18時至21時連續三小時降下329公厘最為驚人;而單小時降雨量126公厘也平了民國51年中度颱風凱特在高雄地區所創下的紀錄。
潭美颱風減弱之後的熱帶性低氣壓,於12日2時左右在台南出海,雲團亦逐漸消散。但它造成了高屏地區罕見的大水災,共計造成5人死亡,千餘棟樓房及其地下室積水、逾萬輛車泡水,交通近乎癱瘓,全區一片水鄉澤國、滿目瘡痍。“迷你颱”卻構成巨釀,令人驚歎大自然的奇特力量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