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台甫受完納莉所帶來的重創,正欲清掃家園,恆春東南東方海面又有低壓蠢蠢欲動了!9月22日20時,此一熱帶性低氣壓已增強到達輕度颱風之標準,遂將其定名為利奇馬;由於此時台灣附近沒有較明顯的導引系統使颱風移動,故利奇馬在形成後幾乎都呈現滯留打轉狀態。
利奇馬颱風雖然移速緩慢,但強度仍不斷增強,暴風圈亦逐步擴增。23日20時,中央氣象局發佈了海上颱風警報;翌日14時,再針對台灣南部及東南部發佈陸上颱風警報,利奇馬正一步步緩慢逼進中!17時,利奇馬增強為中度颱風,中心氣壓降至970百帕。
25日17時,在恆春半島的都卜勒雷達上顯示利奇馬颱風竟發展出了雙颱風眼牆,這代表颱風將不再繼續增強,此時利奇馬的中心氣壓為965百帕,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35公尺,即為最強的階段;而它也就保持著強度,俟26日下午六點三十分中心在台東的太麻里登陸後才逐漸減弱。
26日23時,利奇馬移到了北緯22.8度,東經120.9度,中心氣壓回升至970百帕,即減弱為輕度颱風。不過此颱風仍是以每小時約4∼7公里的慢速向前推進,一直拖到27日下午以後才從雲林附近出海;當然颱風環流雲系長時間覆蓋在中南部上空,就造成了大量降雨及局部水災。
28日上午八時,利奇馬颱風的中心尚在彰化外海,惟其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,氣象局遂解除了颱風警報。好在此次颱風災情輕微,損失不大,實屬不幸中之大幸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