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路徑圖 ]


 民國89年8月下旬的強烈颱風“碧利斯”襲台,或許仍有些人記憶猶新;六年後,同名的“碧利斯”又是遙指台灣而來!它誕生於7月9日下午2時,位於關島西方海面上。在此之前,關島附近的海面有大片低壓雲系盤踞,幾經整合才勉強出現一個較為明顯的系統;然而碧利斯颱風的成形,結構仍然不佳,雲系過為廣闊且鬆散。
 碧利斯颱風生成後快速地向西北西進行,而這也使得其環流有效組織並蓄積能量的機會減少。從衛星雲圖上看,碧利斯南面的環流發展得相當完整,而其北面環流則由於高層乾空氣的抑制,一直難有雲系覆蓋,以致增強速度緩慢。這種狀況就持續到了颱風影響台灣地區以後。
 12日2時,碧利斯的位置來到北緯20.1度,東經127.5度,移動速度稍有放慢;中央氣象局開始針對台灣東方海面發佈海上颱風警報,上午8時進一步發佈陸上警報!下午以後,颱風的外圍環流開始移進台灣東南部陸地。由於碧利斯颱風結構組織上的特性,外圍風力較中心附近為強,因此在台灣東半部及北部等地已逐漸感受到風勢的增強,並有降雨發生。
 碧利斯在13日清晨到上午間,行徑方向受地形影響略為偏北;14時,颱風中心已到達花蓮東方外海,中心氣壓降至978百帕。此時在颱風的高層,西北面的環流依舊缺乏雲層組織,這算是一個奇特的現象!但其低層環流則頗為完整,唯範圍太大,雷達螢幕上已經能夠看見碧利斯的蹤跡,不過卻似乎難以定位出颱風中心位置。22時20分左右,碧利斯颱風中心在宜蘭頭城附近登陸;14日1時20分由台北淡水出海。颱風南邊的旺盛雲團開始逐漸影響中南部地區,南投、嘉義及高屏一帶山區下起豪雨,14日白天以後,西南部平地亦是大雨不斷!
 14日13時左右,碧利斯由福建霞浦進入中國大陸,主要環流逐漸消散,南邊的水氣卻仍自台灣海峽西移至台灣中南部。俟15日2時氣象局解除颱風警報,且碧利斯於當日14時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,影響台灣的西南氣流也有了逐步減退。
 碧利斯颱風為台灣帶來的災害主要為雨勢造成,屏東縣上德文自7月12日至16日總降雨量達1031.5毫米,高雄縣御油山亦有950.5毫米的累積雨量。南部各地多有淹水及道路阻斷的情況發生,台東卑南鄉龍泉溪上游更因為連日豪雨而使得山壁落下大量土石,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!另一方面,減弱以後的碧利斯在中國華南一帶也造成慘重災情,福建、湖南、廣東等地洪水不斷,可說是餘波蕩漾。